Q:中药农残怎么来的
A:农药残留不仅存在于中药,粮食、蔬菜、水果等各种农作物都同样存在。中药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单靠野生资源早已不能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自然资源匮乏造成生态失衡,甚至个别中药材已经濒危,因此,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便成为主要手段。这样,中药材生产就成为农作物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农产品的属性。药材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病虫草害危害,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因此,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残留农药,国内外都一样,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是正常的。
Q:什么是真菌毒素
A:真菌毒素是某些类型的霉菌(真菌)天然产生的有毒化合物。能够生成真菌毒素的霉菌在谷类、干果、坚果和香料等众多食物中生长。霉菌往往在温暖、潮湿或湿润的环境中在作物收获前后以及储存过程中在食物内部或表面生长。大多数真菌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能经受住食品加工程序。
已知共有几百种不同的真菌毒素,但最常见的对人类和牲畜健康有害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棒曲霉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雪腐镰刀菌醇/脱氧雪腐镰刀菌醇等。作物在收获前后受霉菌感染后,真菌毒素即会进入食物链。可能会通过摄入受感染的食物直接接触真菌毒素,也可能会通过向牲畜喂养受污染的饲料,尤其是通过动物奶汁,间接接触真菌毒素。
Q:如何检测真菌毒素
A: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以及在食品中的含量大多介于ppm (百万分之一) 和 ppb (十亿分之一)之间,适合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搭配荧光检出器 (HPLC/FLR) 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 (LC/MS/MS)分析,目前卫福部的真菌毒素公告检验方法也多采用上述两种分析仪器,分析的定量极限可达 0.5 ~ 20 ppb。由于真菌毒素普遍存在食品中的浓度并不高,且为求样品取样的代表性,所以执行测试分析时需要的样品量通常会比较多,以多重毒素11项测试为例,需要 200 g 的样品量。
Q:粮食感染真菌毒素的危害
A:1.黄曲霉毒素B1:粮食中限量为玉米20,大米10,其他5(μg/kg)。黄曲霉毒素B1理化性质稳定,269℃才破坏,是污染最普遍,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急性中毒表现为发热、呕吐、食欲不振、黄疸,严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肝大、脾大,常发生突然死亡。致肝癌作用,从动物试验已证明可诱发大多数动物发生原发性肝癌,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摄入黄曲霉毒素B1与肝癌发病增加相关,肝癌高发区的食品严重污染黄曲霉毒素B1。有肝炎的人受到黄曲霉毒素B1侵害时更容易引发肝癌。
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酮(DON):即呕吐毒素,粮食中限量为小麦、大麦、玉米及成品粮1000μg/kg。理化性质稳定,120℃稳定,酸性条件下不破坏。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有的出现乏力、全身不适、颜面潮红、步伐不稳等似醉酒样症状。无死亡报道。
3. 玉米赤霉烯酮:粮食中限量为小麦、玉米60μg/kg。理化性质稳定,玉米中污染最普遍。它是非固醇类、具有雌性激素性质的真菌毒素,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母猪最敏感,可引起不育症、流产等。未见引起人类中毒的报道,但在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捡出率较高,认为与雌性激素相关的人类疾病可能与该毒素有关。
4.赭曲霉毒素A:粮食中限量为谷物、豆类5μg/kg。是一种肾脏毒素,并具有致畸、致癌及免疫毒性的真菌毒素。理化性质稳定,人体摄入后主要导致肾脏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往往造成死亡。早期在巴尔干地区发现,认为是地方病,后来在粮食和人体中均捡出了赭曲霉毒素A,证明与该毒素有关。尸检症状肾脏明显缩小、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变性等,肾盂癌、输尿管癌于此毒素有关。
Q:中药配方颗粒检测方式
A: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临床处方调配后,供患者冲服使用,归属于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名称、来源、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规格、贮藏等,基本上会涉及到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部分涉及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检测是,也会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原子吸收光谱、ICP-MS以及质谱法等相关仪器产生需求。
选择颜色尺寸
己选择: ,
对不起,该款式不能在此页面单独购买
对不起,该商品已经销售完毕!